惟殷先人,有册有典;千年古韵,典籍流芳。几千年来,祖先们以笔墨为犁,以纸张为田,耕耘不息,记录下中华的历史长卷,述说着神州的故事华章。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,人们世代守护、薪火相传,让这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,历久弥新。打开典籍、对话先贤,方知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、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。
题名:地图上的《史记》
展开剩余82%作者:陈绍棣主编
出版社:山东友谊出版社
索书号:K204/81
微书评
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哪怕你没有读过《史记》,也一定听过完璧归赵、卧薪尝胆、负荆请罪、毛遂自荐、鸿鹄之志、霸王别姬、破釜沉舟、约法三章、楚河汉界等一系列出自《史记》的著名典故。从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,到刺客游侠、贩夫走卒……它范围千古,充分包含了滋养后世的社会实践和人生哲理,若说《史记》在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共同记忆,毫不夸张。
《史记》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,全书共计一百三十篇,首篇为《五帝本纪》,《五帝本纪》的第一篇就是黄帝的个人传记。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《典籍里的中国》说,“以《五帝本纪》开篇的《史记》,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生平,以及炎黄合体、诸侯宾从,开创了民族融合、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,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炎黄子孙。”由此可见《史记》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。
传世著作的诞生往往离不开苦难的浇灌。昔日,周文王被拘禁之时,推演出《周易》;孔子在窘困之时,编著《春秋》;屈原被放逐,赋《离骚》;左丘双目失明,作《国语》;孙膑被残害,剜去髌骨,写出《孙膑兵法》;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,在狱中写出了《说难》《孤愤》;《诗经》三百篇多数为古代人发愤而作。后来的唐诗宋词,不少名篇佳句也与作者悲苦而不屈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。如辛弃疾在大好河山沦为敌占区,而自己却被朝廷忽略,苦于报国无门时悲叹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,可怜白发生!”李清照在国破家亡、亲友离世的厄运下写就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”而南唐后主李煜在社稷倾覆,丢失皇位,自己被软禁的情况下感慨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
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正是他身处逆境时完成的伟大作品。当时,西汉正对北方的匈奴展开全面攻击。前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孤军深入匈奴腹地,与数万匈奴主力骑兵遭遇。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,李陵沉着应对,身先士卒,指挥部下英勇作战,杀伤匈奴军一万余人,但终因粮尽矢绝、救援不继而投降。此事震惊西汉朝野,朝臣纷纷谴责李陵,汉武帝也雷霆震怒,一时间严惩李陵的声音不绝于耳。在这种情况下,司马迁不顾个人安危,毅然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,认为其奋战至力竭,投降是情有可原的,还推测他可能是诈降,并批评主帅李广利未能及时支援导致战败。这一言论被汉武帝视为欺君罔上,挑战其权威,于是把司马迁下狱判罪。根据当时的法律,死罪可通过缴纳赎金或接受宫刑免死。司马迁因家境贫寒,无钱赎身,为保全性命完成《史记》的撰写,最终选择忍受巨大的屈辱接受宫刑。这次遭遇给司马迁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创伤。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,他没有自怨自艾,而是忍辱含垢、奋发图强,前后经历了十四年,创作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——《史记》。
《史记》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,各具风貌,各有性格,如知恩图报、以德报德的韩信。以牙还牙,以怨报怨的伍子胥。士为知己者死的专诸、豫让、聂政、荆轲。足智多谋,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张良、陈平、萧何、苏秦、孙武。还有原本默默无闻的市井之徒或贩夫走卒,如漂母、毛遂、侯赢、朱亥、烛之武等也成了司马迁笔下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要素。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,读来仿佛跃然纸面之上,令人拍案叫绝。然而《史记》的成书年代较早,所用文字和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相差较大,给不了解古代汉语的读者造成了不小的阅读困难。这套《地图上的史记》深入浅出,精选了《史记》的精华部分,每篇都注有核心人物的档案和画像,并且配有相当数量的插图,便于读者了解故事背景和来龙去脉。
推荐人:超哥
名句赏析
☆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
大意是:人终究免不了一死,但死的价值有不同。有的人的死,比泰山还要重,人们会永远记住他;有的人的死,却像鸿毛一样轻,没有什么价值,很快就会被人遗忘。
☆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大意是:如果领导者自己行为端正,不用下命令,人们也会照着去做;如果领导者自己的行为不正,即使下命令,人们也不会听从。简而言之,就是以身作则的重要性。
☆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大意是:桃树从不主动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慢慢地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、有才学,就能打动别人。
书评摘录
“开始是想给家里的小朋友买的,结果自己看得入迷了。真心觉得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读历史的习惯太重要了,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眼界和格局,还能培养孩子的智力和成就,作为传统文化启蒙和史学殿堂的入门读物,《史记》真的不得不看!!而这本书更是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get到超级丰富的知识点,比语文课本还要全面还要有趣,真的,不得不说,少年,都该读读《史记》!强烈推荐这本书!!”
——摘自豆瓣读书
“有图片,再配上通俗的讲解,让人能更快地读懂史记,了解史记。”
——摘自豆瓣读书
“很多地图和文物图片,不同维度,很生动。”
——摘自豆瓣读书
供稿:中文图书外借部
文字:纪 超
图片:网 络
编辑:秦鑫鑫
审核:朱 莉
签发:吴金敦
发布于:北京市美港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